前言
一份發表在《Nature Food》雜誌上的研究顯示,2015 年「糧食系統」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所有人為溫室氣體排放量的34%,因此食品產業鏈必須為淨零負起責任有所作為[1]。溫室效應導致了氣候暖化與極端氣候的乾旱或洪災,食物生產機制也已經開始出現農作物受損、酪農業生產短收的情形,影響著整個食品產業鏈。雖然許多食品企業,已經宣告朝向淨零排放努力,但唯有整個食品產業鏈一起努力,改變才可能成真。
呼應世界淨零的浪潮,台灣的國家發展委員會在2022年3月底發佈—「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說明了台灣希望能在2050年朝向零碳發展,執行的四大策略為「產業轉型」、「能源轉型」、「生活轉型」與「社會轉型」等。淨零減碳不僅攸關企業的競爭力,也關係著環境資源的永續發展。
加上我國係以出口為導向的海島型經濟體,對外貿易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面對國際碳管制加嚴的挑戰、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及綠色供應鏈的減碳要求,因此企業進行組織「碳盤查」與「產品碳足跡」,除了利於組織內部評估與決策,更是成為未來全球供應鏈競爭的籌碼。
第一步 國際溫室氣體排放標準自我檢核
溫室氣體管理的國際趨勢已經由企業本身營運排放之外,逐步擴大納入供應鏈,也就是整體價值鏈包含上游和下游的間接排放,組織型溫室氣體管理從營運邊界走向報告邊界的概念(圖一)。所以食品業者應思考如何管理企業的間接排放源,進而評估找出食品供應鏈內的排放熱點所在,確認資源與能源風險,並找出可提高能源效率與降低成本的機會。而不是一味地只將減碳標的放在組織的自身排放上。
圖一 組織型溫室氣體管理評估
多年前的標準
在過去ISO 14064-1:2006溫室氣體排放量化,係針對組織內部企業自身排放,包括各種設備與人為活動產生的直接溫室氣體排放,例如:鍋爐燃料燃燒、空調和冰水機冷媒逸散、化糞池甲烷逸散、生產製程溫室氣體排放等;以及間接能源使用排放(SCOPE2),如外購電力或蒸汽。
但企業對環境的影響不能只侷限其產生的直接排放與間接能源使用排放。
近年修訂後的標準
所以在最新版本ISO 14064-1:2018,以報告邊界取代ISO 14064-1:2006中營運邊界的範疇概念,建立辨別重大的間接溫室氣體排放源篩選準則,決定納入溫室氣體盤查清冊之間接排放項目。篩選準則包括:排放量大小、影響程度、資訊取得及相關數據的準確情形,也可使用風險評估或其他程序(如買方要求事項、法規要求事項、利害相關者的關切事項、營運規模等)。
企業組織型溫室氣體管理之自我檢核,第一步先從鑑別自身的排放源開始,再進一步辨別重大的間接排放源。以企業組織型溫室氣體管理之自我檢核表為例(表一),其中第2到6類別都是間接溫室氣體排放。
表一 企業組織型溫室氣體管理之自我檢核表
第二步 探討產品全生命週期的碳排放
在面對不同的產業特性,執行的減碳重點與方向也不會相同,所以我們試著搜尋產品碳足跡資訊網—碳足跡標籤,藉由其產品全生命週期(圖二),來探討食品從原料取得、製造到廢棄階段的碳排放熱點為何?讓企業了解到除了要從自身營運產生的排放著手減量外,也必須意識和面對到整體食品產業供應鏈的溫室氣體排放管理之重要性。
圖二 不同產品生命週期各階段碳足跡比例
我們可以發現食品產業在原料取得階段的排放量占比最高,因為在農業種植及畜養動物過程中就已經有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了。這個痛點卻是食品加工業目前最棘手的困境,因為必須溯及源頭管理,例如:從廢水回歸農田灌溉、減少使用化學肥料,到降低農作物施肥量;動物糞尿厭氣處理產生的沼氣,可以經過回收,再發展成再生能源,讓酪農養殖業可以形成循環經濟產業。
實際減碳的源頭管理策略
1.原料管理
目前食品加工業者能做的就是,在製造過程中降低原料食材的報廢率或調整使用量減少浪費或腐壞,利用資訊系統管理數據優化產品的產出率。
2.製造
其次就是製造過程,這階段也是食品製造業者本身最能發揮節能減碳的掌握點,食品加工過程中必定會使用到加熱殺菌、冷藏冷凍或保溫等設備來確保產品的安全及品質,那麼燃料、電力、蒸汽、冷媒……等等能源,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就無法避免了。其中可汰換老舊設備或改善設備的運轉效能,使用綠色能源取代化石燃料或降低用電量;冷藏冷凍庫內部盛裝量達到最佳化,避免過滿負載或盛裝不足又同時開啟多台設備;善用資訊系統規劃同質產品集中生產,例如:集中同一天或同一時段殺菌或冷卻,減少重複開啟能源造成浪費,又或者在未來再生能源發展趨於成熟穩定時,可考量使用太陽能等再生能源方式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3.運輸
許多食品基於安全與品質的緣由,必須於冷鏈機制中配送銷售,在食品配送的運輸過程中,若能將原本使用的汽油或柴油,改為較為環保的油電或純電車的低排放替代車,對於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應有一定的幫助,但或許會在短時間內增加企業的營運成本。在環保綠色燃料尚未成熟發展前,在運輸銷售過程中企業能思考的是如何集中裝載集中配送貨,與上下游的供應商一起研擬合作如何有效運用回頭車;確保車廂保溫系統密閉穩定,減少過程中冷媒的耗用。
4.包裝
適當的食品包裝也是減少末端廢棄物產生的重要步驟之一,包裝的原意是用來延長食物的保鮮期並提高安全性,但現在有許多產品過度的精緻化包裝,雖然吸睛提升銷售業績,但卻產生許多包裝垃圾造成環境負擔。所以從包材的設計、製造到運用,應當還有很多減碳空間可以著手思考。
結論
從企業自身角度切入掌握組織的溫室氣體排放現況,再進一步將排放量利用分配的方式估算到產品,從全生命週期的角度,產品設計階段開始原物料與能源的投入,經過製造、包裝、配送銷售,使用與最終處理排放,產品碳足跡所計算出的,即為整體價值鏈的溫室氣體排放。BSI鄭仲凱技術長所說,「減碳就如同減重」,需先了解哪裡是身體脂肪堆積的重災區,接下來就需要訂出減重計畫。減碳也是同樣的道理,經過一系列的溫室氣體盤查後,發現關鍵排放源後,便需要透過計畫,進行減量管理。企業可以透過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及BS 8001循環經濟標準,建立持續改善的機制,亦可導入ISO 14064-2專案型溫室氣體減量行動量化標準,取得減量額度。
本文刊載於《食品資訊》第315期2023年6月/7月
參考文獻
1. Food systems responsible for ‘one third’ of human-caused emissions, https://www.carbonbrief.org/food-systems-responsible-for-one-third-of-human-caused-emissions
2. 氣候變遷轉型30年—企業達成永續之路,BSI食品快訊第10期電子報,2021年2月。
3. 新版ISO 14064-1:2018溫室氣體查證標準重點解析,BSI第181期電子報,2019年3月。
4. 從碳鏈著手提高供應鏈的永續性,BSI第193期電子報,202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