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BSI英國標準協會客戶經理 曾湘捷(Jay Tseng)
審閱:BSI英國標準協會產品經理 劉謹銓(Chuan Liu)
ISO 14064-1:2018與GHG Protocol是目前最常被應用或是被討論的組織層級溫室氣體量化標準(群),但到底選用哪個標準比較好?哪個標準比較適合?哪個標準才是世界潮流呢? 首先,強調一件事,這兩個候選人都不是單一標準,採用時都需要伴隨參考(照)相關的量化準則才能運作與使用。
ISO 14064-1和GHG Protocol──同DNA的孿生標準
ISO 14064-1除了標準本身,標準的附錄也提供了相當多的參考依據(還有兩個強制性附錄),此外還有ISO/TR14069這個技術報告,內容提供各種排放行為的量化作法與落地指導。此外ISO 14064系列標準特有的中立性,更是能廣納外部各種方案要求來納入因地制宜的規範與設定。
外界俗稱的GHG Protocol,大多都在說其中的溫室氣體協議企業會計和報告標準(GHG Protocol Corporate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Standard)[1] ,是用來協助企業進行企業邊界範圍內的量化規範,且強制要求必須參照GHG Protocol Scope 2 Guidance(規範輸入能源的量化議題);此外選項性的可以決定是否揭露量化價值鏈的排放行為(俗稱Scope 3排放),如選擇量化時則必須要依循Corporate Value Chain (Scope 3) Standard來執行。
[1] https://ghgprotocol.org/corporate-standard
就結果而言,這兩個標準群是同DNA的孿生標準,只要採用的企業遵循標準的精神與架構,做出來的結果應該除了描述的方式與分類會有所差異外,排放與移除行為的量化結果應該是一樣的。
二項溫室氣體量化工具的起源
1990 年代末,當國際上開始意識到溫室氣體的排放行為很有可能是造成氣候變遷的因素,因此在聯合國下架構了一個多邊環境協議,也就是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眾多議題中就包含了該如何量化各會員(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與移除量的議題,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為了協助成員國量化國家溫室氣體排放,發布了國家清冊指南[2]。同時,為了協助企業來量化自身的溫室氣體排放,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和世界永續發展協會(WBCSD)合作發展溫室氣體協議GHG Protocol,其中的第一個發行的即是溫室氣體協議企業會計和報告標準。旋即ISO組織為了能夠擴大應用,且能夠與國際、區域或國家級地方的特定規範共同發展與結合,則訂定與發布ISO 14064系列標準,除了回應京都議定書下的排放交易與清潔發展機制外,更進一步強化關於查/確證上的規範與要求。隨著國際上對於應該推動溫室氣體量化的對象的要求擴大(不再是以製造業為主),ISO 14064-1:2018公告實施後,以「報告邊界」(以重大性significant來決定)取代了「營運邊界」,如同企業推動CSR時,以重大性Materiality為核心來去看待組織對於整個地球所造成的哪些排放行為應該受到關注,並進一步規劃管理與減量,有著雷同的概念。對於ISO 14064-1就不多提,歡迎參閱BSI電子報〈ISO 14064-1:2018溫室氣體查證標準重點解析〉中的介紹。本文希望多聊聊GHG Protocol與比較一下兩者的差異。- 上篇完 –
[2] 2006 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 https://www.ipcc-nggip.iges.or.jp/